一、白茶的历史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多。
二、中国白茶的种类
中国的白茶是稀有珍品,只有那些精通茶道的人对这种茶才倍加推崇。人们只有适应了东方人的口味后,才能学会欣赏中国白茶的美妙香味。白茶的名字是中国人起的,这要归因于这种饮料的颜色非常清亮。
这种茶中佳品实际是茶树的白色嫩芽,这种叶芽如同火绒草的花叶,且产量很少。与红茶、绿茶和半发酵的茶相比,白茶是纯自然制作而成。采摘后,为了脱去这些嫩叶芽的水分,先使其风干,随后再烘干,这种制茶方法完全无需发酵。
中国白茶产量很少,少得就同五月里下雪一般。银针茶源自于一种“皇家采摘方法”。这种茶叶的采摘只在某两天的沸晓时进行。
徽宗皇帝(1105一1124年)曾评说这种茶是“口感、气味最好的茶”。直到今天,白茶仍属世界上最高档、最昂贵的茶。那柔嫩的银色花芽有一种怡人的清新气味,在夏天最受人们喜爱。白茶不只是一种饮料,也能给人带来享受,饮茶是一个人清静悠闲的标志,所以,对此应该多加关注。
白茶是中国的特产,属不发酵类茶。从宋初起即有生产,传说白茶为不炒不操的片状茶,形态自然,茸毛不脱,白毫满身,故名。主要产区在中国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广东省和台湾省亦有少量生产。白茶因所采树品种不同、采摘标准的不同又可分为大白、小白、水仙白、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多种。其中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品质为上乘。
白毫银针
白茶之极品,福建之特产。以福鼎大白茶为原料,从中选出单芽作为银针原料精制而成。其特征:外形似针,色如白银,芽头肥厚浑壮,富有光泽,汤色碧清,呈浅杏绿色,味淡鲜爽,香气清新。
白牡丹
还有一种相对比较畅销的白茶,名叫白牡丹。这种茶叶能保持得好像在茶树上似的。它那淡淡的苦涩味和清香气息在晚上最受人喜欢。以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加工而成。芽头挺直,叶缘垂卷。绿叶夹白毫,形似牡丹而名。该茶1922年由福建建阳水吉首创。其品质特点是:外形不成条索,像花瓣一样,绿面叶底,叶脉微红,汤色杏黄,清沏明亮。
三、白茶的功效及作用
白茶是是六大茶类其中之一,白茶的功效、作用同其他茶叶基本上是相同的,不过白茶在国内并不是十分的流行,多数人还表示不了解白茶,下面就来为大家揭示白茶的功效及作用。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和信阳毛尖非常相似,但信阳毛尖属于什么茶,绿茶未发酵,而白茶经过了轻微发酵,出名的白茶代表就是安吉白茶,还是非常珍贵的茶叶,因此了解白茶的功效与作用对喜欢白茶的朋友来说也是必须的。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白茶的冲泡方法和绿茶非常接近,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会把白茶和信阳毛尖的毛峰多毫相比较的原因了,常见的白茶的功效与作用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等等。
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着提高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萄葡粉的肠吸收,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白茶含丰富多种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供销,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的作用更高。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 ,维生素A能合成视紫红质,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白茶能治糖尿病的功效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和研究的课题,选择了多位高血糖的病人进行实验,发现有71%的病人,因养成长达半年的饮白茶习惯,而其高血糖病不治而痊愈,因此说,饮白茶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是有科学根据的。
白茶能够预防脑血管病的作用,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而白茶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作用,能改变高凝状态,且没有一般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对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显着作用。
虽然白茶在预防疾病方面表现不俗,但茶叶不是药,不要指望全能茶的出现,经常喝茶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但是需要经常,并形成一个习惯,而我们说各类茶叶的功效与作用是让大家了解喝茶好,不是说喝茶能治病,这个一定要区分开来。
四、白茶的保存
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称的白茶,它是我国茶类中的珍品,因其独特的功效及巨大的收藏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关注。可以说这是一种很有收藏价值的茶
白茶的存储方式和普洱茶有着极相似的地方。简单地讲,家庭存储白茶只要做到密闭包装,环境无异味即可。若要细致起来,那也有很多讲究。
北方四季分明,气候相对干燥,白茶存储只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存储之道即可。南方就要复杂的多。每年的梅雨季节即3-5月份,是关键时期。存放白茶的柜子一定要保证离墙面20厘米以上,离地面40-50厘米以上。下雨天切忌开茶,只在晴天才可以打开柜子,自然通风,有条件的话可以除湿,以增强存储环境的干燥性。
白茶是一款特殊的茶类,它不炒不揉,所以有绿茶的鲜香,但还可以在常温下保存,有后发酵的空间,存放时间越久,茶的颜色越深,茶汤的滋味越醇和。白茶的保存方法要求一般可以归为以下几点:1、常温保存。白茶保存的理想温度在4℃-25℃,也就是常温保存即可,无需冷藏。密封。2、要求装茶的密封袋或容器无毒、无异味、防潮。3、保存的环境要求无异味、无臭、无毒。
老白茶即是贮存多年的白茶,在这存放的过程中,茶叶内部逐渐发生变化,汤色慢慢变红、香气逐渐挥发,滋味也变得越来越醇和。
一年茶:因白茶属于微发酵茶,所以刚制作出来的头年的白茶,接近绿茶的口感,茶性会比较寒凉,因而不建议体寒者饮用,再加之滋味相对单薄,可能品饮起来稍欠丰富。
三年药:但是白茶就是这样奇妙,要是把她好好珍藏两三年,在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变化,香气转陈,汤色逐渐由杏绿转化成杏黄色或者再深些。品饮时香气醇和,滋味渐柔。茶性也由凉转温。消炎避暑,降火清热,养肝护肝,养心提神,尤其夏天,有白茶相伴的确幸事一件。
七年宝:确切说白茶存放至五六年就算老白茶了。随着时间的陈放,白茶内含物的陈化转变得越来越醇厚,与陈香并存的依旧是那白茶特有的毫香。滋味香浓,汤色呈琥珀色,红亮透明。到达这个年份的白茶,防癌,抗癌,防暑,解毒,防过敏的功效更加明显,感冒初期,喝上几杯热腾腾的老白茶下去,会感觉轻松很多。
五、白茶的冲泡方法
1.杯泡法:取玻璃杯,投入5克左右的白茶,用90摄氏度左右的水冲泡1分钟即可;2.盖碗法:取3克左右的白茶放入盖碗中,再用90摄氏度水冲泡,第一泡30秒左右,以后没泡延长10秒左右;3.煮饮法:壶内放入15克左右的老白茶,水开后,文火慢煮3分钟左右,关火,过滤茶水,分杯饮用即可。